• 首页
  • 完美app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完美app > 新闻动态 > 杜甫五律《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州山行三首》读记

    杜甫五律《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州山行三首》读记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1-25 09:12    点击次数:120

    杜甫五律《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州山行三首》读记

    (小河西)

    此组诗作于广德二年(764)春。得知严武再镇巴蜀消息后,杜甫放弃了准备已久的出峡计划,携家人重回成都。这组诗即从阆州回成都途中所写。

    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州山行三首(杜甫)

    其一

    汩汩避群盗,悠悠经十年。不成向南国,复作游西川。

    物役水虚照,魂伤山寂然。我生无倚著,尽室畏途边。

    汩(gǔ):迅疾貌。《吴都赋》(晋-左思):“潮波汩起,回复万里。”刘良注:“汩,急疾。”《恨赋》(梁-江淹):“此人但闻悲风汩起,血下沾衿。”《送从兄使新罗》(唐-顾况):“飓风晴汩起,阴火暝潜烧。”

    物役:为外物役使。《答康乐秋霁》(南朝宋-谢瞻):“独夜无物役,寝者亦云宁。”张铣注:“无物役,谓无事役己也。”《自湘水南行》(唐-张九龄):“虽云有物役,乘此更休闲。”

    尽室:全家;满座;一室。《左传》成公二年:“巫臣尽室以行。”杜预注:“室家尽去。”《笙赋》(晋-潘岳):“乐声发而尽室欢,悲音奏而列坐泣。”

    倚著:倚着。依靠,依附。《酬裴员外以诗代书》(唐-高适):“千官无倚着,万姓徒悲哀。”《同友人秋日登庾楼》(唐-李咸用):“兰摧菊暗不胜秋,倚著高楼思莫收。”

    畏途:《庄子-达生》:“夫畏途者,十杀一人,则父子兄弟相戒也。”《和朱使欣》(唐-张说):“南土多为寇,西江尽畏途。”

    【大意】从匆匆避乱逃难起,已过去悠悠十年。出峡吴楚没有成行,再次出游西川。面对外物役使的心,水色徒然秀丽。一个受伤的灵魂,望着壮丽的山景默然无言。俺的一生无依无靠,全家人又到了险恶的路边。

    【诗意串述】此诗前二联写山行背景。避乱已十年。出峡吴楚没成行。再次踏上回成都的路。后二联写山行心情。一路上山水壮美但无心欣赏。为啥呢?因为俺的心为“物役”,俺的魂已受伤。俺一生无依无靠,为投奔严武而放弃出峡,再次“尽室畏途”。

    其二

    长林偃风色,回复意犹迷。衫裛翠微润,马衔青草嘶。

    栈悬斜避石,桥断却寻溪。何日干戈尽?飘飘愧老妻。

    长林:高大树木。《赴洛》(晋-陆机):“南望泣玄渚,北迈涉长林。”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(杜甫):“高者挂罥长林梢,下者飘转沉塘坳。”

    偃:《广雅》:“偃,仰也。”《吴越春秋》:“迎风则偃,背风则仆。”《论语-颜渊》:“草上之风,必偃。”《怨歌行》(魏-曹植):“拔树偃秋稼,天威不可干。”

    裛(yì):古同“浥”。沾湿。《饮酒》(东晋-陶潜):“秋菊有佳色,裛露掇其英。”《发藤州》(唐-宋之问):“露裛千花气,泉和万籁声。”

    【大意】疾风吹倒了高大的树木,回头看仍觉得不可思议。衣衫在青翠掩映的山间沾湿,马嘴里陷着青草还鸣嘶。为避开巨石,栈道悬空且倾斜;因为桥断,只好回头再寻路沿着山溪。何日战乱才能结束?飘来飘去真是愧对老妻。

    【诗意串述】次章前三联写山行之景,亦写山行之难。大树被风吹倒(风大)。衣衫被山间露水沾湿。(露多。起早。)马儿嘴里衔着草仍在嘶叫。(路险。)栈道倾斜高悬。桥断只好回头寻溪。(山行艰难。)末联感叹:何时战乱结束过上安定日子。这样飘来飘去,让老婆跟着自己跋涉山路,实在有“愧老妻”。

    其三

    行色递隐见,人烟时有无。仆夫穿竹语,稚子入云呼。

    转石惊魑魅,抨弓落狖鼯。真供一笑乐,似欲慰穷途。

    行色:行旅;行旅的景观。

    转石:转动石子或石块。(或一种抛转石子的游戏。)

    魑魅:山泽神怪;泛指鬼怪。

    抨(pēng)弓:也作“抨弦”。指用来游戏(也作武器)的弹弓。《奉和圣制义成校猎喜雪应制》(唐-张说):“绰仗飞走繁,抨弦筋角劲。”《射鱼》(唐-陆龟蒙):“抨弦断荷扇,溅血殷菱蕊。”《赠儿大同甫之龙岩巡检任》(元-危素):“磨剑耀白日,抨弓杀长鲸。”

    狖(yòu):一种长尾猿。鼯(wú):鼯鼠。形似松鼠。《万岁楼》(唐-王昌龄):“猿狖何曾离暮岭,鸬鹚空自泛寒洲。”《长歌行》(唐-王昌龄):“下有枯树根,上有鼯鼠窠。”

    【大意】路上行旅的情事不断,路边人烟也时有时无。仆夫喧闹着从竹林穿过。小孩子呼叫着爬到高处。转动小石头的功夫让鬼神吃惊。弹弓好像可以射落狖鼯。真使俺高兴地笑起来,好像在抚慰危途中的心灵。

    【诗意串述】末章前三联写山行之趣。“行色”或可理解为旅行中的情事。仆夫和稚子很活跃。一个喧哗着从竹林穿过,一个呼叫着爬到高处。一个手中抛转小石头非常熟练。一个拿着弹弓叫着要击落狖鼯。一路上虽“人烟时有无”,“行色”却也很丰富。仆夫和孩子们的这些“行色”让俺乐笑。他们给步入穷途(畏途)的俺些许安慰。

    【组诗串述】这组诗写山行。首章写山行背景和原因。这次山行非为欣赏山水。是因为“无倚著”而不得不“尽室畏途”。次章写山行艰难。风大露多。栈斜桥断。马都害怕。真是愧对老妻。末章写山行之趣。仆夫和孩子为主人高兴,一路上大呼小叫,逗趣节目很多。杜甫心里稍感安慰。全诗层次清楚,描摹生动。

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    上一篇:没有了

    相关资讯